產品列表 / products
12-31
1.深部地殼結構。松遼盆地為一中生代的裂谷盆地,地殼厚度在29-33km之間。盆地中部為地幔隆起區,地殼最薄處約29km左右,其軸部呈北北東延伸,大致與大慶長垣的位置相符}盆地中較高地l溫及地溫梯度等值線亦大致沿此方向分布。由于受基底殼深斷...
12-30
自70年代開展全球構造研究以來,熱流測量越來越引起地球物理和地質學家們的注意,以致使熱流研究成為全球構造理論———板塊學說的重要支柱之一。許多研究者指出,板塊自邊緣和板塊的內部有著不同的熱流值;不同的地質構造單元,熱流值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一...
12-30
1.東南沿海中低溫溫泉密集帶。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廣東、江西、湖南等省,擁有溫泉600余處,多為中、低溫(60-70℃),并有少量溫泉的溫度在900C以上,有些地熱區的鉆孔在100-800m以下曾打到100℃以上的地下熱水,如廣東的東山湖...
12-30
中國巖石的類型十分復雜。如前所述,中國有中新生代成巖較差的砂泥巖組合巖類,有膏巖、鹽巖及與其有關的砂、泥質組成的化學沉積巖和生物碎屑巖;有質純層厚的碳酸鹽巖及陸相碎屑巖;有古生代和元古代的弱變質巖包括弱變質的板巖、石英巖、千枚巖、大理巖等和...
12-30
中國東部,沿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及大瑤山呈北北東延伸的一條地殼陡變帶,是東部和中部的分界線;大致沿川、滇西部的安寧河谷,龍門山前并繼續向北北東延伸的地殼厚度陡變帶,是中部和西部的分界。二條地殼厚度陡變帶也是重力陡變帶昆侖、祁連-秦...
12-29
區域地質構造對地溫分布的控制作用中國地溫分布的特征受諸多因素的控制和影響。區域地質構造和深部地殼結構對地溫的高、低及其分布形態起著主要控制作用,巖石的熱物理性質,火山活動和巖漿作用以及地下水的活動等因素對地溫的分布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區域大...
12-29
中國地溫、地溫梯度隨深度的變化特征中國境內地溫及其梯度的縱向變化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特征,這取決于巖石的熱傳導性、地下水的活動性、區域地質構造的穩定性和深部地殼結構的性質。在排除了地下水的作用及分析了巖性的影響之后,而經常起作用的則是后二種...
12-29
清潔取暖方式怎么選?農村如何用得起、可持續為了落實“十四五規劃”和“雙碳目標”,各地不斷推動“清潔取暖”落地。清潔取暖作為一項民生工程,經濟賬、環保賬、社會賬該怎么算?還有哪些瓶頸需破解?農村取暖情況復雜,老百姓的房屋結構、生活習慣都不一樣...
12-29
雖然以前很多人都認為農村都是使用燒炭來取暖的,其實對于現在的農村家庭來講,取暖方式可是非常多的,那么大家知道現在農村比較常見的取暖設備嗎?常見農村采暖方式有空調、集中供暖、地暖、取暖電器、土暖氣、暖氣片、土炕……那么農村采暖方式哪種好呢?下...
12-29
地熱供暖如何促進清潔能源低碳環保?我國北方地區、高原寒冷地區乃至南嶺以南部分地區冬季氣溫低,建筑取暖需求大。由于化石燃料使用過多,特別是部分地區冬季大量使用散燒煤及熱效率低下的小型燃煤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霧霾污染嚴重,迫切需要推進清潔取...